个子不高的张辉宝,黝黑的脸庞,经常咧嘴微笑,露出洁白的牙齿。他是腾猴高速公路第一标段路面分部副经理,别看他平时笑呵呵的样子,在施工一线,却是一名敢打敢拼的“急先锋”,而在这股冲劲的背后,是来自优秀家风的传承,来自老父亲的声声教诲。
张辉宝出生在云南玉溪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。他的老父亲张胜聪因1969年参加工作而被人们尊称为“六九公”,从小投身公路建设一线,“昆楚高速、昆玉高速、石安公路、芒市至瑞丽320国道……”板着指头细细数起的十余条公路承载了父亲的一生。他父亲常教育他,要清清白白做事,不要有贪念。也正是在这浓郁的家风传承中,让他在公路建设事业中,清贫乐道,甘于本分。
父亲对他的教育里,一直是高标准、严要求,总说“不论是做事还是做人,认定的事情就是要一门心思扑上去做到最好,特别是建设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!”
近日通车的腾陇项目建设中,张辉宝担任一合同段路面工区副经理。每天头顶安全帽、手挎破旧的水壶、一条湿毛巾,守在工地上,盯着每一个施工环节。一天下来,他至少要喝十来斤水,身上的衣服也是湿了干、干了湿。有时,他看到摊铺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时,总是抄起油亮的铁铲,跟随机器的运作,和工人们并排铲平沥青,耐心和施工人员交流经验,把工作做到最好。“最怕就是铺筑时候,拌和设备出问题!”当时张辉宝看着倒排工期的数字一天天减少,雷厉风行的性格让他无法“忍受”工作的脱节,每天几十上百个电话都在积极组织沥青料车和废料车按时到场。而在施工现场,他总是从铣刨区、清扫区、摊铺区、碾压区来回巡视,细心观察每道工序质量。现场的施工机械震耳欲聋,为了有效沟通,他大声喊话,嗓子都喊哑了。
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家风优则作风优,家风正则党风正,家风纯则政风纯,家风清则社风清!虽然常驻施工现场一线,但是他依然积极学习中国的家风美德、家风家训,不断向正在读初中的孩子灌输“勤学、独学、慎思”的思想,教育他在学习生活中明辨是非、分清美丑、善恶,树立正确三观,而孩子也一直以优异成绩和公路人乐观奋斗的精神在不断成长。
“清贫乐道,甘于本分”是张辉宝的座右铭,一直以来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,尽自己所能在基层建设作贡献。他深知一个家庭的风气、风格和风尚,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
(公路建设五公司 洪承、腾陇项目供图)
上一篇:自主解难题,困难互相帮
下一篇:无